当“育儿式养宠”爆火,品牌如何抓住铲屎官和毛孩子的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宠物当“娃”养,一鸽胜九鸡、主食要加枸杞、定制小蛋糕等精细化养宠需求蓬勃崛起,铲屎官的操心堪比自家小孩,人类与宠物情感纽带的升级正推动宠物行业从高速增长向精细深耕发展。
10 月 24 日,刀法联合 Nint 任拓举办的宠物行业闭门会《千亿宠物市场的电商趋势与增长机会》,邀请到了宠物食品&用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头部品牌、平台孵化子公司、资深数据分析师、业务操盘手齐聚现场,围绕宠物行业的增长、痛点、未来破局等议题共同探讨解法。
本次活动中,刀法邀请了蓝氏品牌总经理付乐、凯锐思品牌创始人兼 CEO 朱长林、任拓市场资深研究分析师柳晨晨、余正阳进行了深度分享和探讨,他们与各位观众在这场闭门会中,进行了独家方法论解析、不同认知的碰撞以及行业共同愿景的探讨。
现场除了有铲屎官外,刀法还把狗狗们一起邀请到现场,大家一起品鉴产品、交流“育儿”经验,真正实现了“人宠共创”。

宠物行业,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在创造一种爱与陪伴的生活方式,刀法很开心也很庆幸看到了很多有爱、有思想、有愿景的宠物国产品牌正在冉冉崛起,也期待与更多品牌一起成就中国好品牌,带领走向全世界!
以下是嘉宾演讲稿精选后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enjoy~

任拓:品牌迈入“内容主战场”,“拟人化”成为行业升级新方向
中国宠物市场容量从 2019 年的 2191 亿元增长到 2024 年 3598 亿元,预计在 2025 年会达到 4137 亿元,其中养猫的数量在 2021 年首次超过了养狗的数量,2024 年宠物猫有 7153 万只,宠物犬有 5258 万只。
然而,市场增速已逐步放缓,行业竞争从增量拓展转向存量深耕。在这一背景下,渠道格局如何演变?品牌应抓住哪些趋势?还有哪些细分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
任拓通过任拓宠物食品行业数据精洗库,洞察到了宠物行业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

Nint任拓宠物食品行业精洗数据库
洞察1:渠道大变天,传统电商平台影响力下降,内容电商平台快速崛起。
虽然线上和线下渠道仍然双轨并行,传统电商平台依然是销售主阵地,但平台销售额占比已经从 85% 下降到 77%;而内容电商平台正在迅速崛起,平台销售额从去年的 15% 增长到 23%,增速高达 76.8%。
这一变化意味着,内容生态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品牌沟通用户、孵化新品的关键场景。对于品牌而言,内容电商不再仅仅是渠道,更是新品孵化的练兵场和品牌心智建设的主阵地。

任拓市场资深研究分析师余正阳(左)、柳晨晨(右)
洞察2:“精准拟人化”、“人食级”的产品,将成为行业升级的方向。
随着“育儿式养宠”理念普及,铲屎官对产品的需求愈发趋近于人类消费标准。像宠物饮食正快速向“人食级”标准靠拢,“拟人化”与“精准化”是食品成分的关键词,宠物食品逐渐从功能性转移到日常养护的食疗方式。
比如人类喜欢吃的鱼油凭借广泛的认知度和高感知价值,成为宠物食品销售额与增速“双优”的明星成分。还有葡萄糖胺、枸杞、甘露寡糖等小众且健康的“人食级成分”分别实现了 600%-1000% 的增长,鸽肉等小众肉源呈现爆发式增长,反映了消费者对“新蛋白探索”的浓厚兴趣。

除了电商数据分析外,任拓还结合内容域(内容种草数据)+电商域(电商数据),从高增概念捕捉、消费需求验证、增长机会洞察三个路径中捕捉了尚未挖掘的蓝海市场:
洞察3:“美毛”“长肉”依旧是猫主粮增长机会,“流浪猫喂养”场景值得关注。
“长肉”:反映了铲屎官对宠物体质精细化喂养的需求,关联“高蛋白”成分。
“美毛”:我们发现美毛相关联的成分有磷虾、蛋黄、鱼油,品牌可以通过结合这些成分形成差异化卖点,强化产品专业营养形象,增加消费者对宠物毛发改善的认知,从而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功效的信任。
“流浪猫喂养”:这一场景需求大量存在,“呵护肠胃”、“性价比”和“小包装便携装”是消费者优先考虑的要素。
“猫经济”已成为宠物行业最确定的增长主线,而内容电商是品牌不可忽视的杠杆。未来赢家,将是那些能深度融合情感洞察、数据能力与内容策略的品牌——它们不仅读懂宠物,更读懂人心。

蓝氏:从猎鸟乳鸽猫粮到夹心甜甜圈,揭秘蓝氏背后的爆品秘诀
大家好,我是蓝氏品牌总经理付乐。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猎鸟乳鸽猫粮能成为大爆品?其实,这不是凭空推演,而是源于深刻的用户洞察和文化涌现。早在 2020 年,蓝氏的第一款猫粮并未获得市场认可,这让我们意识到:必须更懂中国用户。
于是,蓝氏走进了 100 位中国养猫用户的家,发现家猫的生活环境与野猫截然不同——它们活动量小、睡眠时间长,需要更适合家养环境的营养方案。在用户访谈中,我们捕捉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一鸽胜九鸡”共识,即符合猫的猎食天性,又契合食补的传统文化认知。
乳鸽猫粮的灵感,正是源于对“猫在野外猎食鸽子”的观察,这款超级大爆品也让蓝氏成为了最快突破 10 亿的品牌之一。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蓝氏选择的方式是“通过内容找场景,通过场景找人”:比如夹心甜甜圈,我们最初觉得这名字不够专业,用户自发地称它为“甜甜圈”并且反馈极好,营销的本质是做用户沟通,真正的好产品会自己说话。
蓝氏一直坚持的理念是“重用户”“轻竞争”“重市场”“轻渠道”:
“重用户”,以犬猫为第一优先级,将用户作为原点,通过数据、访谈和行为分析,深度洞察痛点,发现他们自己都说不清需求。
“轻竞争”,避免被对手带节奏,我们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重市场”,意味着持续建设品牌心智,让用户产生“想起猫粮就想到蓝氏”的关联。
“轻渠道”,渠道的数据并不能真实体现用户需求,而市场离用户更近,更能反馈真实声音。
极致产品带来用户口碑,形成主动需求,驱动渠道主动合作。宠物行业的本质是“爱与责任”,我们相信,唯有回归用户原点,才能创造真正可持续的价值。

凯锐思:宠物行业增速放缓的破局之道:精准洞察、精细产品、构建信任
大家好,我是凯锐思品牌创始人兼 CEO 朱长林,很开心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我第一次接触宠物行业是 2015 年小区流浪猫救助活动,很多人想收养流浪猫,但想要养好它们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物质生活条件,一个是养育者陪伴的时间,前者需要有更为平价好用的产品,后者需要有更精细高效的养育方式。
所以凯锐思在最开始打原点人群时,就果断选择了两个主战场:
大众,价格大众。
专用,凯锐思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专宠专用”的理念。
凯锐思设置了三条线:分阶分龄、分品种、分功能(特殊健康需求)这背后需要依托强大的产品力,我们借鉴了华为的“0-1-3模型”:
0:不能出问题的底线,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是一定守住的底线。
1:当前的核心卖点,比如主打美毛概念,至少要把70%以上的卖点传递给消费者;
3:未来趋势的预演,挑战和研发出超出用户预期的意外之喜,比如创新原料测试。

凯锐思从货架电商转向内容电商的时代,消费者关注的事情只有 3 点:第一是幸福,第二是兴趣,第三是共鸣。今天做品牌最终都是在寻找和用户共鸣的事情,以用户的真实需求构建从兴趣、共鸣再到信任的深度关系。
凯锐思内部一直推行的管理方式:战略、战术、战备。战略是顶层思维,战略到位,中后台包括供应链、人力、财力就会聚焦且专业。战备就是资源,拆解需要多少场战役来实现商业结果。
回归到宠物行业的终极解法是什么,我们认为用户精准洞察+精细化产品+内容构建信任是最核心的密码。

圆桌互动:如何打造出消费者和毛孩子都爱的爆款产品?
在宠物行业闭门会的圆桌对话环节,刀法和蓝氏品牌总经理付乐、凯锐思品牌创始人兼 CEO 朱长林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两位行业领军人物从不同视角分享了从产品、品牌到渠道的三点核心方法论,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一、用户决定了产品生命力。
产品价值不仅源于技术参数,更取决于用户感知。比如蓝氏“夹心甜甜圈”,最初团队在代工厂发现炒鸡胸肉的大锅能制作出松软肉松,于是尝试镂空圈型设计,旨在增加胃液接触面积、缓解消化负担,蓝氏曾觉得“甜甜圈”缺乏健康暗示,但上市后,用户自发在社交平台传播这个昵称,反而增强了品牌记忆点。
朱长林分享了另一个案例,凯锐思曾经打算让原料可视化,于是做了“肉丝显形”技术,结果被用户当成是“细菌样的小毛球”,所以产品好不好最终还是用户说了算。
二、品牌需要数据洞察与用户洞察双协同。
凯锐思早期试图通过量化指标覆盖所有决策,结果发现“用户要的不仅是功能,更是被理解的感觉”,于是建立了三角小组,用户共情小组负责捕捉需求、商业产品经理评估可行性、技术团队解决落地问题。
付乐分享蓝氏建立的全员洞察体系,从高管到客服,每人定期参与用户访谈、家访甚至线下共创会,所有价值创造岗位员工都要具备用户视角,甚至大促期间全员轮值客服,倾听用户声音。

蓝氏品牌总经理付乐(左)、凯锐思品牌创始人兼 CEO 朱长林(右)
三、品牌胜出关键在系统建设。
宠物行业,成功产品都需解决一个核心矛盾——如何让购买者(主人)相信产品对使用者(宠物)真正有益。这需要品牌既懂科学营养,又懂情感营销。
当每个品牌都追求用户价值时,市场才会健康扩张。不管是凯锐思、蓝氏还是所有品牌方,大家都达成了一致共识:爆款不是偶然,而是系统能力的建设,从洞察到研发,从传播到服务,每个环节都需贯穿用户视角。

写在最后
最后,衷心感谢任拓、蓝氏、凯锐思在本次闭门会中的无私分享,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宝贵方法论,也让大家看到了真正的增长来自以“用户为中心”的驱动,来自对“毛孩子”与“铲屎官”需求的理解与尊重,来自对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