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越老越值钱,也越老越危险。
值钱的是,瘦死骆驼比马大,一个久经沙场的产业,抗风险的能力远远高于累积不足的新东西。合情合理。
危险的是,一个产业足够老,年轻人可能就不跟它玩了。
比如邮票,不仅沦为了“小众爱好”,连曾经的硬通货猴票,都已经扛不起现在的旗。
但这个道理在有些行业面前就是个笑话。
比如黄金,从来只有它玩别人的份儿,不担心任何人不跟它玩。
22年,金价在400左右打漂,有人说见顶了。
23年,金价就没下过400,一度达到470,有人说跑路了。
24年,金价连破两关,稳在了600出头,有人说该抛了。
25年,这金价你就看吧,一看一个不吱声。
*2025年中国金价历史记录,图源exchange-rates.org
金价涨,首当其冲就是投资金涨。
22年对于黄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不难看出,金价的拉高引起审慎者的观望,直接导致了投资金销量的回落,但也带来了放搏者更大的投入力度。两边相抵,市场销售额同比有涨一点,但不多。
23年黄金进入暴涨期,投资金:不装了,起飞!
而截至到今年8月,尽管投资金的销量才堪堪爬到300万出头,但是销售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达到了125.5亿之多。
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如黄鱼在手边。
*2025年1-8月投资黄金品类热销宝贝前十,图片源于任拓情报通
但相比投资金的起飞,首饰金的消费却反而更为谨慎了。
动辄高出金价30%以上的品牌首饰金价格,已经让“取悦自己”这个需求变的成本高昂,而变现的门槛之高,更让非三金刚需的购买者望而却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中国黄金市场回顾与趋势分析》指出,尽管金条与金币二季度同比激增44%至115吨,销售创下自2013年以来的最强,但金饰方面反而遇冷。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金饰消费量为125吨,同比下滑32%;二季度金饰消费进一步走弱至69吨,同比下降20%,季环比下滑45%。
线上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点,截止至25年8月,黄金饰品销量尚不到24年全年销量6成,在飞涨的金价支撑下,才让金饰的销售额堪堪达到去年的67%,擦边KPI说的就是它。
宝贝表现上,今年1-8月热销宝贝前十榜中,仅仅有一金镶钻十字金刚杵挂坠挤上第十名。
最后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
在22-23年,金价蓄势待发的前夕,商家想出了一个“攒金豆”的玩法,哄年轻人入坑买黄金。
*图片源于社交媒体截图
但时至今日,还需要被这个玩法哄入坑的,已经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