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01/06/2025

代步经济——通勤中的最后一公里,值钱吗?| 赛道观察

点击订阅最新资讯

订阅资讯

或 扫码获取资讯

Nint任拓小助手

通勤经济,场景小小,潜力大大。


以一个普通的上海上班族为例,每天的来回通勤时间短则一小时,长则三小时,一个员工一年遵纪守法工作250天的情况下,就组成了一个500小时/年的场景。


法定节假日才从264小时/年增加到312小时/年,对比之下可以想见资本会对这500小时的场景何等的趋之若鹜。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实例颇多——各大新能源厂家把“通勤模式”做成了智能驾驶的杀手锏;蕉下猛抓狠打通勤场景将毛利率提升到了60%;小红书上诸多奢牌偷偷在种草笔记里塞上了#通勤好物 的tag;而衣橱里那件没见过山海只见过地铁人山人海的始祖鸟笑笑不说话。


在任拓情报通瞭望台中,以【通勤】为关键词检索某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1-11月销额9亿+,按去年12月的销额估算,一个2024单平台百亿场景已经出炉。

以【通勤】为关键词检索的某主流电商平台2024年1-11月销售额



人上班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花钱,花钱花在了通勤,而通勤是为了上班。

闭环了。


作为通勤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通勤最后一公里,也早已卷生卷死,卷出了花。


2015年,为了争夺这一公里,中国掀起了百车大战,各大财团顶着数十亿上百亿的亏损也要啃下这块蛋糕,直到近两年才进入黄蓝青三分天下的稳定格局。


然而随着这份竞争稳定,共享单车也开始涨价。24年8月,部分主要共享单车品牌起步价从“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再加上车源的不确定性让开通两三个品牌的套餐变成常态,很多打工人开始盘算一笔账——既然半年的月卡费足以购入一台基础款的单车,那还不如自己解决这一公里的烦恼,拥有一份稳稳的幸福。


最后一公里经济,在即将到来的2025,迎来回潮的窗口。


为了让各大品牌接住这泼天的流量,本期任拓赛道观察,将针对通勤代步场景,挖掘增长机遇,在通勤经济崛起之际,为品牌与电商从业者带来一些灵感。



超高性价比型——地铁到家门,单程两公里内

增长缺口:把通勤单车做成快消品


考虑到大多数公司的选址不会太过分,家门到地铁的距离往往是打工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面对这不长不短的一段路程,城市轻便自行车成为了性价比优选。

和“骑行”场景不同,短短1-2公里的代步并不需要单车的性能、外观、配件有多么优越,只需要“能骑就行”。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通勤者面对着几年一搬家的问题,“扔了不心疼”也是他们消费的决策要素之一。

以共享单车调价后为起点,任拓情报通数据显示,某主流货架电商平台24.9-11月期间,整车-轻便/通勤自行车类目中,150元以下的整车销量同环比增长均遥遥领先,非常适合打造成25年品牌方的现象级单品。

超高性价比型——地铁到家门,单程两公里内



省心省力型——家门到公司,单程10公里内

增长缺口:做零配件中最美的那个


一部分距离比较适中的通勤人则会大胆放弃地铁,区区几公里,不必让中间商赚差价,一台小电驴将会是他们的快乐之选。

然而在CR5超过75%,CR10近90%,运退令人头大,且及其依赖线下铺店的电动二轮车整车市场中,想要作为新玩家快速突围,在当前的环境中实属不易。想要在这一群人带来的增量中分一杯羹,我们不得不重提那条路:装备及零配件。


仍旧以24.9-11月数据为例,电动车类目下,维修工具、装备与零配件的销售额达到了近17亿元。作为对比,包含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与电动自行车在内的电动二轮车整车销额为15亿元。多亏了外卖经济,在千万骑手的带动下,电动二轮车配件已经基本摸透了需求的基本盘,接下去要做的只有一点:把基本需求精致化。


任拓情报通数据显示,在9-11月销额一百万以下的电瓶车零配中,有相当多的品类增速表现极佳,这些品类,或可成为商家为“电瓶通勤党”打造的品类升级优选。

省心省力型——家门到公司,单程10公里内



运动通勤两不误型——家门到公司,单程10公里内

增长缺口:打开人群增量,创造穿搭潮流


还有一小撮人,不仅不想让公交中间商赚差价,还想从这十公里中榨出运动的功效——通勤骑行两手抓,打工人有自己的动感单车。

他们不会是主流人群,却是通勤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消费主力。在小红书上搜索“骑行账单”,刚入坑便豪掷上万元的玩家大有人在。近两年掀起的骑行风已经证明了骑行人群的经济潜力,2025,借着通勤把更多人拖进骑行坑势必是高投入高回报的种草神话。

运动通勤两不误型——家门到公司,单程10公里内



任拓情报通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公路自行车整车的成交均价一路走高,连带着拉高了骑行服与装备、自行车零配与装备的成交均价。这在人群增量之余,暗示了全骑行通勤的另一个增长可能——专业骑行服、骑行裤与骑行鞋销额与增速的惊人表现,或许有望成为继“瑜伽裤外穿”和“冲锋衣通勤”后的下一个潮流服饰风口。

近三年公路自行车&骑行服饰/骑行装备 &自行车零/配件|年成交均价&销额走势




彩蛋


但是不能否认,不是所有人都住在公司1公里内,也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方便通勤的选址良心。

面对极端的“两头远”情况,有人铤而走险,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体育休闲娱乐工具”作为代步工具上路。


省力&上地铁的双重需求直接催生了两个新物种:电动滑板&超迷你折叠电动滑板车。


省力&上地铁的双重需求直接催生的两个新物种-电动滑板&超迷你折叠电动滑板车



在某主流电商平台电动滑板车类目中,任拓情报通显示,某主打整车1kg可隐蔽装包的电动滑板车,在宝贝全年销额榜单中排到了15位,比去年提升了17位之多。


同时,情报通瞭望台的全年高增概念词榜单显示,【便携折叠】与【超轻】均以同比超150%的增速排在概念词榜单第二名与第三名的位置。

另外,这份榜单前15个关键词中,有6个概念词的增速主要由电动滑板带动。


这些“机会”看起来大有可为,但目前的法律法规下,无论是《好东西》中铁梅的炫酷平衡车还是瞒天过海的小折叠滑板车,一旦驶入公共道路,都有被开罚单乃至被收缴的可能。同时,缺乏安全保护的快速工具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它们想要真正成为一种“通勤商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百亿通勤场景中,那些现在就能直接走的路,情报通已经为您准备好了。

免责声明

相关推荐

您的姓名
必填项
手机号
+86
  • 中国
  • 日本
公司
主营行业
  • 服饰鞋包
  • 3C数码
  • 家装家饰
  • 母婴
  • 食品/保健
  • 美容护理
  • 家居用品
  • 运动/户外
  • 汽车/配件
  • 生活服务
  • 珠宝/首饰
  • 书籍音像
  • 游戏/话费
  • 兴趣/收藏
  • 药品
  • 广告营销
  • 金融机构
  • 政府机构
  • 零售综合
  • 经销商/TP
  • 其他行业
公司品牌
部门
  • 电商部
  • 产品部
  • 数据部
  • 市场/品牌部
  • 战略部
  • 渠道部
  • IT部
  • 数字化部
  • 销售部
  • 采购部
  • 运营部
  • 海外事业部
  • CMI研究洞察部
  • 其他
您的需求
  • 货架/内容电商数据
  • 电商评价分析
  • 本地生活数据
  • 日本电商数据
  • 东南亚电商数据
  • 渠道管理
  • 内容表现分析
  • 定制化服务
  • 报告下载
  • 资讯订阅
免费申请体验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条款服务条款

请勾选协议

我们的顾问将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暂不向个人提供演示或试用,敬请谅解